你想貂蝉为国家而嫁董卓,引吕布杀之,后从吕布多年。俗话说,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。一个为国为民的女子,为不让曹操阴谋得逞,挺身赴难,顺应人物的发展。
由此,貂蝉是刚烈的,她人如花美貌,但内心燃烧着刚阳之火,怎不令人赞叹至今。
王昭君的美丽无人否定,但与她同时代的美女肯定也是不计其数的,有的甚至比她更美。为什么就是她成名被选为“四大美女”呢?还是因为她的美貌与政治有了联系。“昭君出塞 ”为后人所称道,她自愿去和亲,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,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。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,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。打这以后,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,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。难能可贵的是,当呼韩邪单于去世后,她又“从胡俗”,再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大阏氏的长子,虽然这和中原的伦理观念相抵触,但她从大局出发,珍惜汉与匈奴的友谊,这种精神成就了她的美名,她的美自然也被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。
羞花(花谢了是很正常的)------ 杨贵妃
那么人们不禁要问,杨玉环如何使玄宗如此迷恋于她呢?一种是她的天生丽质,如"凝脂";不有是她的"回眸一笑百媚生"的迷人媚态;再有就是她的羽服霓裳,能歌善舞。玄宗熟悉音律,会作曲,能舞蹈,杨玉环身美体丰,娇艳若花,又擅长旋律快速的西域舞蹈,有记载说杨玉环是个琵琶名手,古书记载:有一次,玄宗倡议用内地的乐器配合西域传来的5种乐器齐奏,当时玄宗兴致勃勃,手持羯鼓,杨玉环弹奏琵琶,轻歌曼舞,昼夜不息。对于玄宗而言,当然精于音律的杨玉环就显得格外有魅力。
另一种意见认为玄宗会迷恋上杨玉环,固然有杨玉环的一些魅力在起作用,而更主要的应是当时社会环境与皇家小家庭的变化在起决定作用。值唐朝进入全盛时期,当朝皇帝骄纵奢侈,温饱思,难免以声色代替求治世之心。玄宗当上皇帝大权在握,对政治逐渐失去兴趣,对政事也产生厌倦怠慢,在宰相与宦官的迎合和奉承下,很快就“高忱无忧”倦怠政事,后来玄宗就任由李林甫等专权擅政,自己落得清闲。同时他这样就有了时间纵欲享乐声色犬马了。
我认为,最能使玄宗如痴如狂地迷恋杨玉环的,应是她有过人的聪颖,善于掌握男人的心理,又善解人意,更是貌比天仙。例如在她被赐死时也毫无怨言,这又怎能不使玄宗皇帝日后此恨绵绵无绝期,直至抑郁而死呢!杨玉环每每执板吟咏轻歌曼舞的时候,总要眼送秋波,向玄宗传达万种风情,直引得这个声色皇帝爱欲不尽,情不绝。如果玄宗和杨玉环是爱神情圣,我看不尽然。杨玉环先嫁寿王李瑁,可谓青梅竹马,郎才女貌,地设地配一双。后嫁玄宗之时,却了极尽奢侈,贵妃池里展丰姿。杜牧《过华清宫》绝句有证:长安回望绣城堆,山顶千门次第开。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面对这样的现实。以至人们盼望多生女儿,而不想生男儿。玄宗即位前,任潞州驿驾,喜欢赵丽妃。随后,又移爱于钱妃、皇甫德仪、刘才人,直至武惠妃等等,可谓对爱情不专。后能宠杨玉环,这与杨氏美貌不无关系。还有就是杨贵妃有三位姐姐,皆天香国色,也应召人宫,封为韩国夫人、虢国夫人、秦国夫人,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。可以说玄宗爱的是色,而不是情。这也更说明杨玉环美貌绝非一般。
对于杨玉环的美,由李白写成清平调三阕为证:
其一:
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;
若非群玉山头见,会向瑶台月下逢。
其二:
一枝红艳露凝香,云雨巫山枉断肠;
借向汉家谁得似,可怜飞燕倚新妆!
其三:
名花倾国两相欢,长得君王带笑看;
解释春风无限恨,沉香亭北倚栏干!
杨贵妃被后人骂为“红颜祸水”,是她令唐玄宗终日不理朝政,以致有了“安史之乱”。能让一国之君如此神魂颠倒,足见杨贵妃的美艳动人。也有很多人认为杨贵妃有点胖,并不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中最漂亮的,但唐玄宗就偏偏喜欢她这种丰满。杨贵妃自入宫以来,遵循封建的宫廷体制,不过问朝廷政治,不插手权力之争,以自己的妩媚温顺及过人的音乐才华受到玄宗的百般宠爱,虽曾因妒而触怒玄宗,以致两次被送出宫,此外,杨玉环在宫中与安禄山有染,但最终玄宗还是难以割舍她。直至安史之乱,唐玄宗仅带杨贵妃西逃,在马嵬坡兵谏时,杨贵妃赐死。可以肯定,要不是高攀唐玄宗并处于历史的风口浪尖,杨贵妃是万万不能登上“四大美人”的宝座的。
文章来源:《旅游学刊》 网址: http://www.lyxk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9/585.html